攀上波峰,依靠的是專注,站在波谷,麥家期待一次改變。
作家麥家今年58歲,用他自己的話說,依舊過著一種“鐘擺般精準的生活”——在早晨六點半起床,一小時后送孩子上學,隨后返回家中的院子跑步;八點半吃早飯,九點半在書桌邊坐下,直到中午一點鐘,是一天中固定留給寫作的時光;午飯之后短暫午休,下午通常用來處理信件、鍛煉身體、回復信息;每天晚上,還留了雷打不動的閱讀時段。
“人家說我這人很無趣,但是我很享受這種無趣,也享受這種刻板?!丙溂艺f。這些年來,他一直保持著生活的定力和慣性,刻意遠離某種不斷變動、雜亂無章的狀態。這種性格特點,與他文學世界里的主人公們,似乎一脈相承。
麥家擅長寫天才,而這些流星般閃耀的天才,又不得不與世俗世界接觸、交疊繼而碰撞,碰撞的結果既可能是耀眼的火花,也可能是令人扼腕的碎裂,就在這樣直面命運的過程中,天才們冷僻孤獨的一面才被展現出來。
《解密》中的容金珍如是,《暗算》中的阿炳如是,《風聲》中的李寧玉亦如是。
正如麥家與作家駱以軍對談時所說,人性只有在極端的條件下才能充分體現,這個任務“奇人”應該比“常人”更容易出色完成。把奇人置于常人之中,是麥家作品中最常見的結構,而這一結構,又未嘗沒有投射著作家自己的身影。
性格中相對孤寂的一面,與麥家年少時的成長經歷不無關系。
從黃山腳下發源的新安江,迤邐南下,流經古徽州進入浙江,穿出浙西群山的江水,與蘭江合流成為富春江,流過桐廬到達富陽。這是歷史名畫《富春山居圖》描繪的山明水秀之地,也是麥家的故鄉。
但那時的麥家,或許很少有心思注意這片山水,因為時代原因,他的童年與少年幾乎被鄉里孤立,話憋在肚子里,只好寫成日記與自己訴說。在后來的自述中,麥家提起年少時反復出現的一個夢境:一只巨鳥飛來,展開蓑衣一樣的翅膀將他叼走,他不僅不害怕,反而覺得巨鳥是英雄,因為能夠帶他離開倍感孤苦的小山村。
這樣的成長環境,塑造了麥家沉靜的個性底色,也促使他早早地離開家鄉。1981年,富陽少年參加高考,考上了軍校,從此他的生活中又加入了克制、精準的一面。
軍校的生活非常規律,在規定時間內醒來,早晨六點半聽著軍號聲出操,也在規定時間內入睡,晚上十點熄燈,整條樓道的電閘都被拉下來。麥家說,自己天生并不是一個自律的人,那時也會因為出操遲到和熄燈后在被子里打手電看書而受到批評。
“每個人都有惰性,每個人都有自重,這個重量拉扯著人向下走,而一個人要往上走,就需要外在的推力和內在的驅動力?!被仡欉@段成長經歷,麥家覺得,自律是自我恪守之后養成的一種習慣。80年代中期,他從軍校畢業,開始一份紀律更加嚴明的工作。
每天進入工作室之前,他必須要把鞋子脫掉,換上拖鞋,戴好手套。有一次,麥家脫在門口的鞋子放歪了,東一只西一只,師傅聲色俱厲地把他拎出辦公室:“你自己的兩只腳都沒有走在一個方向上,能成什么大事?”
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很容易被年長的權威者影響,用麥家的話說,“壓力把人壓成了需要的形狀”。這樣一段工作經歷,強迫著他養成了一些保持終身的習慣,也為早期的寫作提供了素材和靈感。
那時,中國的大部分作家都把筆觸對準農村,怎樣在大量的鄉土寫作中尋找自己的一方空間,是擺在麥家面前的具體問題,他決定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多年后,在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的獲獎答謝詞中,麥家如此描述這片文學空間和棲居其中的人物:“他們是人中精靈,他們的智慧可以煉成金,他們罕見迷人的才華和膽識本來可以讓他們成為名利場上的寵兒。但由于從事了特殊的職業,他們一直生活在世俗的陽光無法照射到的角落,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情感,他們的命運,是我們永遠的秘密……我以魔術的方式再現了他們,這也是我們唯一能了解他們的方式——因為他們的真實,是不能書寫的?!?/p>
麥家說,軍營是他的“第二故鄉”,這個故鄉相比于地理意義上的故鄉富陽,留給他的烙印或許更加深,比如在回顧寫作經驗時,他常常提及的詞匯是“偵查”和“沖鋒”:“我是一個內心非常謹慎的人,對外界謹慎,對自己也很謹慎,要寫一部長篇小說,我會首先派出很多小分隊,去偵查這個地域,也就是先寫一系列短篇作品,去摸索、試探,最后再發起沖鋒?!?/p>
也正因此,熟悉麥家的讀者都知道,他的很多長篇作品,如《解密》《暗算》《風聲》,事先都有結構相似的中短篇小說。
這種謹慎,同樣體現在麥家對待外界聲音的態度上,這些年來,無論面對贊譽還是批評,他都盡量保持著一致的坦誠,用他的話說就是,“過度美言和謾罵其實是一回事”。
有一次參加演講節目《開講啦》,他在臺上對自身的寫作做了不少反思,錄制完成后,導演組發短信溝通:這種深刻的自我批評,會不會帶來一些不便?如果愿意的話,節目組可以配合重新錄制一次演講。
當然,麥家沒有錄制第二次演講。
在這種清醒的驅動下,作家不諱言那些不太如意的作品,甚至給以往的創作經歷,劃分出清晰的波峰與波谷。
“如果一個作者是幸運的,當高峰來臨的時候,就會有一定收獲。一批成功作品之后,隨之而來的就是波谷,這一過程就像植物生長一樣自然。”寫完《風聲》之后的四五年,麥家的感覺特別好,“好像什么東西都能寫”,今天回望,他把這種成功帶來的自信描述成一種陷阱。
早期的作品《解密》在出版之前,有過十七次退稿的曲折經歷,但一朝成名天下知,當波峰時期的作品達到評論家口中“既是必需品也是奢侈品”的狀態時,性格中謹慎的部分稍稍退卻,他也寫過一些“違背創作規律”的作品。曾經寫一部長篇花幾年時間,那段時期,他幾個月就完成一部作品。
談及創作波谷時,麥家的用詞很嚴苛:膨脹、不自重。有人曾把他的小說形容為“刀鋒”,而在整理過往的時候,他也會將刀鋒對準自己,剔除缺陷:“有時候,人會責備外界墻倒眾人推,但是否記得,眾星捧月的時候尤其該保持清醒?!?/p>
攀上波峰,依靠的是專注,站在波谷,作家期待一次改變。
在此前某本書的序言里,麥家就表達過這種期待,希望“換一換寫作方式,換一換寫作題材”。2019年,這場改變有了一個更加具體的名字:《人生海?!?。
出版三年之后,《人生海海》仍舊是一部現象級作品,我們可以在很多地方見到它的影子,聽到關于它的討論。它看上去像一部“不夠麥家”的作品,但如果讀得足夠仔細,還是能在字里行間尋找出一條作品之間的脈絡——書中的主人公“上校”仍是一個天才,仍要被置于世俗的環境之中。
與過往作品不同的是,《人生海?!芬婚_篇,上校就已經是落幕的天才,小說真正的主題,不再是天才的隕落歷程,而是隕落的天才與命運和人性的纏斗。
故事的源起,是童年的匆忙一瞥。
四十多年前,富陽鄉下拆建一座老廟,大人們搬運大件,十多歲的麥家跟在后面搬運小件。停下來歇腳時,他遠遠望見一個四十來歲的男人,挑一擔糞桶沿著田埂健步如飛。
這個健康的背影長久地停留在記憶里,有人告訴麥家,那是一個在戰場上損壞了身體的不完整的人,這更為想象增添了空間。
多年后,這個記憶中的輪廓成為上校最初的原型。
至于書名,則來自閩南語。麥家曾在福建工作多年,當地有一首同名民歌,他聽不懂歌詞,但記住了旋律。小說完成后,麥家給新書取了好幾個名字,出版社一眼看中“人生海?!彼膫€字。
隔著時光眺望童年記憶中的背影,隔著這本《人生海?!诽魍酝切┤缫夂筒蝗缫獾淖髌?,無論哪一種眺望,中間都隔著煙波浩渺的人生海洋。
麥家說:“我想獲得一種力量,獲得一種跟自己的過去告別、重新老老實實寫作的動力。一個作者,也只有在擁有足夠坦誠的自我認知、自我反思的前提下,才能夠較為順利地完成突破和轉型?!?
下筆之前,麥家曾與朋友對談,討論自己要寫的這部新書的種種可能性:可能是一本讀者看了三分之一就要丟掉的小說,可能會讓人讀得云里霧里,可能是一本不暢銷的作品。但他沒有料到,這本遠離了特情、遠離了破譯的《人生海?!?,比以前的作品“綁在一起還要暢銷”。?
“作者的成功,作品的魅力,都是雙向的,不僅依賴作家本人的努力,還要靠讀者來塑造。”《人生海?!烦霭婧螅x者反響的熱烈程度,遠超預期,而作者麥家則依舊保持著一貫的坦率和謹慎,為下一次突破積蓄力量。
“讀者有誦讀你的權利,也有誤讀你的權利,無論吹捧還是謾罵,都是他們的自由,你必須要接受。一部作品寫完以后,作家要學會告別,不再糾結,讀者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作為作家的使命已經完成,要做的只是下一次創新?!丙溂艺f。
《新周刊》 :您之前的很多作品,完成了精彩的影視化改編。作為一個曾經引領諜戰劇潮流的作家,您如何看待文本與影視、嚴肅文學與流行影視文化之間的關系?
麥家:我很有幸,因為我的《暗算》《風聲》確實給中國影視界帶來了新的劇種,即所謂的諜戰劇。但同時我又感到很遺憾,因為后來有大量的諜戰劇質量參差不齊。復制品完全站在商業角度來生產,往往就會是粗制濫造的,資本熱給影視行業帶來機會,但它對創作的干預也是全方位的。
在這種情況下,我會等待一個跟作品有緣、有深度理解的人出現,而不會急于把作品影視化。當然,影視和文學一方面是“親人”,另一方面也是“仇人”,它們的表達形式完全不同。如果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和原著完全一樣,那一定有一方出問題了。
《新周刊》 :在互聯網爭奪注意力的當下,您認為文學面臨的比較大的困境是什么?未來的機遇點是在什么地方??
麥家:總的來說,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文學都是一路看跌的。這在一定意義上是現代社會的一種趨勢,因為科技不斷發展,讓人們擁有各種各樣的娛樂方式來打發時間,文學原有的那一半消遣功能就被削弱了。
但小說還有另外的功能,又讓我相信文學是不會死的,小說的形式是一種試探,一些模糊的、邊緣的、非結論性的表達,恰恰將生活的事態保留下來了。有的藝術是成品蛋糕,有的藝術是面粉、雞蛋,而文學就是一塊麥田,不能直接吃,但能讓人感受到麥浪滾滾,嗅到田野的氣息。?
文學在日常生活的占比會越來越小,但它一定會以一個固定的角色而長久地存在下去。
?作者 | 蘇煒
?排版?| 方詠心
?圖片?| 由受訪者提供
封面圖自電影《風聲》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廣告合作請聯系微信號:xzk96818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