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V社寄予厚望的掌機剛發售就“翻車”?
Steam Deck被曝出搖桿出現嚴重漂移…
看到這樣的場面,吃瓜網友吐槽道:
“用這玩「艾爾登法環」不得死一萬次…”
正如這位網友所說,Steam Deck掌機最大的賣點就是可以暢玩絕大多數的Steam游戲,包括最近發售的大熱游戲「艾爾登法環」?。?!
當很多心癢癢的“受虐狂”玩家暢想在Steam Deck上隨時隨地玩「艾爾登法環」時。
卻傳出游戲PC版本卡頓掉幀,讓玩家體驗直線下降。
Steam Deck“完美”繼承了這些問題,再加上搖桿漂移的問題,無疑為掌機玩「艾爾登法環」蒙上了一層陰霾。
但我要說的是,有位國內老哥早在去年便已經實現了在掌機上玩無延遲、無畫質壓縮的PC游戲,包括「艾爾登法環」在內?。?!
更離譜的是,他的掌機除了能玩PC游戲之外,還能玩NS、XBOX以及PS的游戲。
V社還不趕緊抄作業。(手動狗頭)
去年11月,B站up主“otakuOO君”發布視頻。
展示了他耗時10個月,利用毫米波無線HDMI把PS5“搬”到了自己NS上的效果。
這款改造之后的“NS掌機”不僅可以正常使用,還改善了搖桿飄逸的情況,更克服了游戲延遲、畫質壓縮等許多難題。
就這畫面流暢度和畫質表現,誰還敢說“畫質不如原神”。(手動狗頭)
正因為這驚人的效果,引來了許多網友質疑。
之后,老哥也是不跟他們多BB,直接發了教學視頻…
視頻一發不僅打破了這些質疑,還引得網友大呼“臥槽”。
就各種零件往桌上一擺,相信很多網友就已經望而卻步了。
改造難度在于,過程中不僅要顧及空間的利用,還要顧及散熱。
畢竟NS的外殼就那么大,對于零件的擺放和線路的排列要求都特別高。
包括屏幕,為了有更好的畫面表現也是重新更換的。
說白了,完全就是一個套著NS外殼的新機器。
不得不說,如果沒有NS外殼的限制難度會小很多,但這也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多說無益,反正NB就是了!
當然,老哥遇到的難題遠遠不止把零件“塞進”NS外殼。
另一個比較大的難題是,如何將手柄與改造之后的“NS主機”連接。
因為在之前的改造過程中拆掉了NS手柄的滑軌結構,就必須用一種新的方式去連接。
結果老哥掏出一個讓人忍不住跺jio的精妙想法——樂高!
把兩塊樂高分別粘在主機和手柄上,再稍加改造。
這樣一來既能滿足掌機的需要,又能滿足手柄反復拆裝和充電。
就在老哥滿心歡喜解決了這個難題時。
又一個難題來了…
由于PS5不支持第三方手柄,NS的手柄不能直接連接PS5的主機。
于是他不得不先讓PS5連接手柄轉換器,再讓手柄連接另一個轉換器,最后讓兩臺轉換器進行連接。
這樣的連接方式雖說比較麻煩,要經過三個步驟跨越四個設備才能搞定。
但好處在于,手柄切換主機設備時可以直接通過轉換器進行更換,不需要額外配對。
最后,按鍵開關的排布也是整臺機器的點睛之筆。
他將按鍵設置在了原本NS的卡槽部分,這樣不僅不需要額外開孔,平時還能遮蓋開關部分,一舉兩得。
這樣,一臺可以玩PS5游戲的“NS掌機”就改造完成了。
相比直接串流,經過改造之后的掌機沒有延遲而且畫質不會壓縮。
甚至可以實現在一定區域內無上限的畫面表現力?。?!
不過,這臺“NS掌機”必須要在無線HDMI的接收范圍內才能有這種效果。
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它已經不能算掌機了,更像是一臺可以提供低延遲高畫質的便攜屏幕設備。
正因如此,它不會局限于PS5或者原版NS的設定。
可以連接你想玩的任意平臺設備,即便是PC和XBOX游戲也沒有一點問題。
再加上手柄與主機連接部分以及開關排布的創意設計。
只能說這位老哥確實有點東西!
最厲害的地方在于,這是一臺可以用各種姿勢操作的“掌機”。
坐著玩累了還可以躺著玩,甚至上廁所的時候都能玩。
這就是老哥改造這臺NS的初衷!!!
他的這種想法和思路或許會給各大主機廠商一些新的思路,說不定還會迸發出一些新的可能性。
而現在,這位老哥沒準兒已經在用這臺“NS掌機”在家躺著玩「艾爾登法環」了。
僅這一點,他就已經贏麻了!??!
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來一波轉評贊,期待我們下次的相遇~
有趣的青年,都在關注「次元青年社(hi_cyqn)」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