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自己的名字,演員劉丹現在更多地被稱呼為“鍋姨”。在年初熱播的時間循環題材網劇《開端》中,她飾演的陶映紅將一位母親的悲痛與瘋狂詮釋得淋漓盡致,讓觀眾又愛又怕。因為她端著裝有炸彈的高壓鍋登上45路公交車,是爆炸案背后的真兇,所以人送外號“鍋姨”。
與近期幾個角色的樣子幾乎完全不同,采訪中見到的劉丹,松弛、溫和,輕聲聊起最近的趣事:看到有網友說,這部劇之所以叫“開端”,還有一層意思,兩個幕后黑手,是一個“開”公交車的和一個“端”高壓鍋的,劉丹覺得很有幾分道理。采訪前一天,2月22日,在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開端》研討會上,劉丹見到導演孫墨龍,好奇地向他求證:“當初取名字的時候有沒有這個考慮?”孫墨龍哈哈一笑,二人不禁感嘆于網友的腦洞之大。
不只是外號、段子和表情包,陶映紅這個角色讓劉丹獲得了意料之外的熱度、關注和喜愛,多出從前數十倍的留言和私信涌入她的微博?!昂⒆觽兒苷嬲\?!眲⒌じ嬖V《環球人物》記者,“他們會把很多心里話告訴我,甚至分享一些自己的小秘密?!边@讓劉丹有些矛盾——演員要塑造不同角色,有時候一定程度上隱藏自己是必要的。跟觀眾的關系、如何與觀眾相處,是劉丹最近在思考的新問題。
用自己創作
“鍋姨”走紅之后,演員劉丹逐漸被更多人看見。許多人開始“考古”,一路梳理劉丹的過往作品,發現她是名副其實的“劇拋臉”?!稅酆苊牢丁防锔删毠麛嗟闹炜偅赌μ齑髽恰防锶倘柝撝氐娜~美麗,《星辰大?!防飫堇珊薜暮喥G萍……每一個角色都極具記憶點,但每一個都完全不同。
有人說,劉丹適合演有些偏執的角色。但劉丹不愿意給角色貼標簽,也不喜歡把人歸類。在她看來,這些特質都是角色內心的外化。找到角色的內在,外在是會自然出現的,內心對角色認識的程度越深入,外在的流露就會越自然。所以劉丹從來不預設自己要做什么樣的表情和動作,她習慣拿到劇本之后,先去理解人物,抓住打動自己的點,再由這個點開始建立更深入、更具體的想象?!板佉獭本褪沁@樣從劉丹身上“生長”出來的。
2021年春天,劉丹接觸到《開端》項目,看完小說,她有些錯愕:“我能想象失去孩子的痛苦和瘋狂,但失去孩子的母親應該更懂得生命的可貴,她卻最終選擇報復社會,一定有特別的內在力量在驅動她,我想知道那股力量是從哪兒來的?!边@成為劉丹理解陶映紅的支點。
與此同時,劉丹還試圖尋找角色與現實的勾連。按原著小說設定,陶映紅在女兒離世之后精神就有些不正常了。所以最初劉丹看了很多關于精神病患者的紀錄片。然而,反復思忖后,劉丹越來越覺得不應該把陶映紅塑造成一名絕對的精神病患者。“每個人都經歷過自己的至暗時刻,為什么有人會滑向深淵?陶映紅是個正常人,才更能引發更多和我們一樣普通的人的共情和思考?!?/p>
在影視劇劇組里,作為演員,“基本上是不太有自己的生活的”,尤其是劉丹這樣自律的演員,除了每天拍戲去現場,收工之后總是待在酒店里為后面的戲做準備。“我是一個特乏味的人,只要沒有開拍,我就會不停地去想。”只要做好這一件事,劉丹就會特別滿足。
剛進《開端》劇組那幾天,劉丹總是一本正經,穿著西裝戲服,目不斜視地往前走。一開始劇組的人都不敢跟她說話,甚至挺怕她,后來大家慢慢熟悉了,才有人跟她說:“丹姐,原來你沒那么嚇人?!苯厝幌喾吹氖牵凇赌μ齑髽恰费萑~美麗的時候,每天在片場都會有人說“丹姐真好”;然而到了演《喬家的兒女》里的小茉媽時,劇組工作人員跟劉丹相處又會感到疏離和緊張。這一切并不難解釋,因為劉丹總是會主動進入角色,會有意無意用角色身份接近周圍的人——演一場戲,她就變成了一個全然不同的人。
從理解角色、進入角色再到真正塑造角色,劉丹說,演員是用自己在創作的職業。小時候,她只覺得演戲很好玩:“別人過一輩子,我過好多人的一輩子,這輩子我賺著了。”后來才明白,要把角色演得和真實的人一樣生動,是一件很難的事。
舞臺即陣地
劉丹的表演天賦,與文藝氛圍濃厚的家庭環境密不可分。她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的哈爾濱,父親是位熱愛文藝的骨科醫生,家中常備《大眾電影》《大眾電視》這類雜志,看電影、話劇更是必不可少的娛樂項目。在那個落地音箱還不常見的時代,劉丹父親就自己做了個酒柜一樣高的音箱,常邀請很多朋友來家里喝酒、唱歌、跳舞,市里話劇院、歌劇院的演員摔傷了也會找他醫治。因此,劉丹從小就接觸到很多“搞文藝的叔叔阿姨”。
1987年,電視劇《雪城》在哈爾濱拍攝,劇組一位演員找劉丹父親看病,碰到剛上初二的劉丹,看她機靈,就把她領到劇組,客串男主角的妹妹。那個角色戲份不多,但劉丹每場戲都是一條過。導演李文岐對劉丹說:“你這么厲害啊,真應該當演員,將來考電影學院吧?!?/p>
導演的話點燃了劉丹的演員夢,她偷偷參加了北京電影學院(下文簡稱北電)在哈爾濱考點的招生,順利進入最后一輪,結果老師發現“這個女孩高中還沒畢業”,讓她過兩年再考。兩年后,在同一個考點,劉丹從2000多人里脫穎而出,如愿進入北電表演系。
在云集黃磊、姜武、王勁松等一眾演技派的北電表演系90級,年紀最小、只有17歲的劉丹依然出挑。但劉丹知道,天賦是會被消磨的。在學校的日子,老師給別的同學講戲時,她常會湊到一旁去聽。
那時,班主任齊世龍總是對學生們講:“即使你們想演影視劇,最好也不要離開舞臺,要有一個陣地。”劉丹畢業后報考了中國青年藝術劇院(現中國國家話劇院)。話劇舞臺后來也成為她打磨演技、認識自我的陣地。
話劇常常一出戲要演很多場,甚至很多年。為了不陷入機械的重復,每次彩排、演出,劉丹都告訴自己“今天是嶄新的一天,沒有昨天,也沒有明天”,不斷尋找“新鮮的東西”。這種習慣被帶到了影視劇拍攝中?!堕_端》里有一場陶映紅和王興德(黃覺飾)在跨江大橋上的戲,拍了3條,每條都不一樣。比起穩妥的重復,劉丹更尊重自己的感受:“鞏固技術性的東西是沒錯,但如果每次得出了一個印象、一個判斷,接下來一直復制它,反而變成負擔。”劉丹會試圖在規定范圍內盡量感受對手、環境帶來的新鮮的東西,給出當下的反應。
拍這場戲時,演員要抓準大貨車經過的時機去說臺詞。橋上呼呼刮著風,橋下流水嘩啦作響,夾雜著大貨車駛過時的轟鳴和共振,劉丹基本聽不清黃覺的臺詞。其實,對手演員的臺詞劉丹已經很熟悉了,她更想去抓住新鮮的東西,這一次,她抓到的正是“聽不清”——劉丹下意識地捂住了耳朵。這場即興發揮,無聲地表達出了陶映紅的悲痛。
“不知道劉丹去哪兒了”
這幾年,不斷有成熟女演員通過豐滿立體的角色走入大眾視野,但在大多數影視劇里,中年女性角色似乎還只是為輔助主角、推動劇情而存在。相較于這些貼著“母親”“婆婆”身份標簽的單一功能性角色,能給中年女演員足夠發揮空間的角色鳳毛麟角。即使是劉丹這樣早早嶄露表演天賦的演員,也是在沉寂多年后,才遇到“鍋姨”和葉美麗。對于這個如今頻繁被提及的“中年女演員困境”,劉丹能理解身處其中的焦慮與不安,但其實她已經在更早前就適應了等待。
在北電上學時,齊世龍曾對劉丹說:“你是天生就應該干這行的,將來一定會是一個好演員。但你不要著急,你缺少的就是時間,你需要的是經歷,要慢慢成長,學習等待?!眲⒌ひ灿X得,自己缺乏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僅靠滿腔熱情塑造角色是沒有說服力的,“這是我一輩子的事業,我就逼著自己想,不可以著急,讓自己多一點耐心”。
劉丹在30多歲時,迎來了“等待”這場必修課的大考。2014年,劉丹剛剛結束在日本的交流學習回國。作為訪問學者的這兩年,劉丹在日本開了專場演出,卻依然在文化背景不同帶來的審美差距中感到困惑?;貒螅植坏貌幻媾R更現實的問題:劉丹感覺自己完全被母親、妻子、女兒這些身份所裹挾,淹沒在具體的日常里,甚至有點害怕,“不知道劉丹去哪兒了”。
通常來說,這個年齡是演員成熟的時候,也是最出成績的時候,但此時的劉丹仍沒能被更多人看見。演員是一個很被動的職業,總是被選擇的一方。現實和精神的困境交叉重疊,這時的劉丹才真正體會到,齊世龍曾經對她說過的那句“人要堅持自己的個性,就必須要承受個性帶來的苦難”。過往對自己的不滿日漸浮出水面,攻擊著劉丹,她開始變得自卑和封閉,不愿意跟人交流。
那段時間,劉丹有些畏懼舞臺,總覺得自己準備得不夠,“因為不知道好是什么了”。最嚴重的時候,劉丹甚至都沒有辦法想象自己演戲。好幾次在后臺等待大幕拉開,劉丹甚至忍不住想:“快暈過去,暈過去就沒事了,就可以不用上臺,不用演戲了。”
這讓劉丹不時產生“是不是應該改行,去做別的事情”的閃念,但往往下一秒就會反駁自己“這個想法太蠢了”。于是,她咬牙堅持,不斷告訴自己,再難也要接受,要挺過去?!皼]有別的辦法,就是厚著臉皮,不自信也要演?!眲⒌ふf,“這是我自己必須要去面對的功課?!?/p>
幸運的是,2016年,成立不久的鼓樓西劇場給劉丹提供了很多機會,邀請她出演《晚安,媽媽》《煙草花》《婚姻情境》等多部話劇。
但劉丹知道,要解決自己的問題,最重要的是真正扎進劇本、扎進表演里去。于是,在鼓樓西劇場,劉丹不停地演,在排練現場一次次直面恐懼,一次次試圖往角色里扎。漸漸地,劉丹感覺一部比一部好,兩三年過去,終于掙脫泥淖,重新找回了信心,并開始接觸影視項目,這才有了后來的“鍋姨”。
現在回想起來,劉丹也不完全理解自己當時的恐懼到底來自哪里,只覺得“非常有意思”,因為無論是作為演員還是對個人成長而言,這都是一段特別重要的經歷。也是在這個過程里,劉丹意識到再好的表演,仍然有更好的可能,她不再跟自己較勁:“當我知道了永遠可以更好的時候,我永遠期待我自己?!?/p>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