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海大院最近刮起了懷舊風。
上一個滿嘴“這是可以說的嗎”的院辦傻寶已經被亂棍打死,浴血歸來的鈕祜祿傻寶又開始棒讀“姐姐不愛我”,院辦表妹這邊呢,則開始第八次重刷《外來媳婦本地郎》。在這種氛圍之下,我也忍不住掏出童年老公挖掘機《假面騎士》,期待能從已入土的青春中反芻一點粉紅色的回憶。
有人言,看帥哥不看假面騎士,就像讀四大不讀紅樓夢下面忘了,只能度過一個相對失敗的人生!
總之我上一次一口氣看那么多帥哥,還是在大學時短暫追過的《偶像練習生》里。而在追完一二三四五部《假面騎士》之后,它在我腦海里漸漸和《偶像練習生》重疊在了一起。
“一群造型各異的年輕男孩在屏幕前耍把式,配上夸張的演技,中二的臺詞……目標是全人類的笑容!”
古往今來的少年群像劇大多離不開此類敘事,那有沒有一種可能,假面騎士就是一種偶像練習生呢?
選妃好快樂?
假面騎士,日語是仮面ライダー,中文空耳為“卡面來打”。作為日本特攝御三家之一,它進可捕獲夢女,退可掰彎直男。要問為何,沒別的,就是帥。
皮套帥,腰帶帥,武器帥,打架帥,變身帥,最重要的是,男主帥。
“戴上皮套是假面騎士,摘下皮套是池面(イケメン,指小白臉,帥哥)騎士。”
某大哲言,欣賞一個人,始于顏值,下面不重要了。哪怕是最狂熱的原教旨主義粉絲,在安利時都會忍不住先甩你十個剪輯鏈接:在?看看帥哥。
這和以顏值為第一道門檻的愛豆選秀大差不差,如果有大怨種告訴你我喜歡的是哥哥的舞臺,那哥哥一定長得很丑。
自1971開播至今,假面騎士全系列共有38部,不包括劇場和重制。就像背單詞不能從abandon開始背,乖乖從第一部順序觀看是不可能的,在男主的美顏里反復橫跳,哪個合眼緣看哪部,乃至追《假面騎士》的一大樂趣。
由于橫跨了昭和、平成、令和三個年代,男主騎士的形象幾乎代表了整個日本時代審美的變遷,從二戰前后的昭和男兒,到寬松世代的平成牛郎,再到風格更多元開放的令和,《假面騎士》都包圓了。
雖然是子供番,但每一部《假面騎士》的主筆都大有來頭,大家熟知的愛的戰士虛淵玄、小林制藥靖子阿姨都參與過劇本編寫。
騎士部分的套路基本相似:麻瓜青年機緣巧合得到腰帶,成為假面騎士,和同伴騎士一起打反派騎士,在打怪升級的過程中還很大機率能收獲老婆騎士。
于是,文戲就成了鬼才們施展拳腳的舞臺。有人搞純愛,有人搞職場,有人搞玄幻……時空穿梭、大逃殺、賽博朋克之類的設定《假面騎士》在世紀初就玩透了,網飛看了都得叫爸爸。
五花八門的情節類型,同樣造就了千姿百態的角色。看《假面騎士》之后我終于明白為什么我的秀粉朋友年年塌房年年知道錯了下次還敢了,因為,選妃真的好!快!樂!
不同騎士的風格各有千秋,正像參加選秀的練習生們各具不同的外貌和人設。
在《假面騎士》的海量角色中,有飛機頭的憨憨DK,頭頂“轉校生”這個龍傲天男主經典配置,不復仇也不開后宮,一心只想和全校同學做朋友。
這是《假面騎士》系列里唯一一個高中生男主。沒有世俗的功利和野心,把假面騎士當成一種游戲去享受的如月弦太朗,恰如每個選秀都少不了的忙內角色,實力不一定是最強的,但一定是最討人喜歡的。
除了吵吵鬧鬧的中學生,也有沉穩憂郁的熟男。
高富帥刑警,有編制,開豪車,上班沒事就喝茶看報,如此閑適的人生贏家,眉宇間卻縈繞著一絲化不開的頹廢之氣,一看就有故事。
厭世喪系,后期解開心結后反差蛻變。嗯,又是一個選秀常見的人設。
更重要的是,泊進之介是為數不多西裝出鏡率奇高的男主,“工作中的男人最帥”究竟是資本家的謊言,還是制服控的人生箴言,在《假面騎士》里,大概率是后者吧。
還有千禧年初木村拓哉風繼承者城戶真司,性格濫好人,職業是讓我頗為共情的小報記者。一邊打怪、一邊打工的人設,令我等社畜潸然淚下。
如果他站上選秀舞臺,就算拿不了冠軍,估計也能留下本季最淚目的瞬間。
總之,不管你的口味多刁鉆,都能在《假面騎士》中找到符合你心頭愛的那一款。
人人都愛養成系?
不過在有內涵有情操的跳海大院,只看臉就太膚淺了,《假面騎士》讓我覺得最“偶練”的一點,是養成感。
特攝素有日本新人演員的黃埔軍校之稱,制作公司東映在選拔騎士演員時也是有門道的。
日本人熱衷于投票、排名,一個盤靚條順有才藝的日本小孩一生不經歷三次選秀是不完整的。而且不僅媒體,日本學校和城市的政府也時不時全民票選“美少女/美少年NO.1”。最典型的就是日本雜志「JUNON」舉辦的Junon Super Boy美男子選拔大賽。
《假面騎士》的制作方東映就經常在這里抄作業,平成后10年的歷屆知名選手,有一半都在騎士棚喜相逢,比如《W》的男主菅田將暉、《Ex-Aid》男主飯島寬騎和《時王》男主奧野壯。好比《偶像練習生》戲稱內娛愛豆同學聚會,誰沒有幾段被粉絲珍藏硬盤底的上其他節目的“黑歷史”。
另一種是公開征選。
演特攝曾經是日娛新人出頭最快的途徑,即使這幾年制作越來越拉胯,演一次來打男主也足夠新人演員在履歷里吹一輩子了。
除了快速出名,對童年英雄的憧憬也是男孩們參加甄選的重要原因。就像每一個選秀都會有一段:“我是因為看了XX前輩的舞臺才決定成為偶像的!”
有個男孩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假面騎士,參加甄選時被制作人冢田英明評價是2000個應甄者里“最想成為假面騎士的一位”,后來男孩成功拿到了角色。
他就是《假面騎士W》男主翔太郎的演員桐山漣。
拍攝期間,桐山漣展示了自己設計的變身動作,裝逼于無形,最后還被制作組采納了。那種夢想照進現實的快樂只有我在稿子里夾帶我CP的私貨還被跳海發了頭條能比擬了吧。
選擇新人演員和素人帥哥來出演騎士,除了東大媽摳門,花最少的錢吸引青少年和家庭主婦之外,也是有講究的。
強大正義懲奸除惡的假面騎士販賣的是想象力,最好和電視機前的小朋友身份相近,更有代入感。但又要比鼻涕蟲們更加帥氣可靠,讓他們憧憬效仿,玩具才能賣出去,另外也才能吸引他們的媽媽。
因此,年輕帥哥是假面男主的絕對標準。長達50年的來打全系列里,除了《響鬼》的主演細川茂樹(時年31歲),歷代主騎出演時年齡都不超過25,十八九歲的男主一只手都數不過來,不久前剛成為別人的老公的你前任老公菅田將暉,演《假面騎士W》時才16歲。
選定演員后,東映會把人送去培訓,練特攝片的基本功。這就是“練習生”這個職業的靈魂所在了,特攝劇一部要播大半年,因此拍攝的時間跨度也很長,騎士的演技和外形都會變化。從有人進騎士棚前還是高高瘦瘦的帥哥,拍了半年就被東映的食堂養得貼膘,但表演也在肉眼可見的進步。
拍攝過程是演員的修煉,而從觀眾的角度,更像一場充滿成就感的養成。
戲里的故事向前推進,戲外的演員也在拔足狂奔。平凡的青年變成帥氣勇敢的騎士,表演從青澀笨拙到和角色融為一體,他們在你的見證下打開職業的新大門,從素人變成閃閃發光的大明星。
這套故事雖然俗,但永遠有人買賬。
養成還有一個繞不過去的詞,叫偷摸大雞(朋友)。
在觀眾眼中,有友情,就會有奸情。
選秀季就是RPS(real person slash)的狂歡季,猶記偶像練習生最火的時候,乾坤正道皇權富貴這些成語不再是成語,而有了更深的含義,如果讓秀粉給這段時光寫一句墓志銘,大概會是,老娘背的不是成語,是青春。
假面騎士也一樣。
戲里是并肩作戰的隊友、惺惺相惜的宿敵,戲外是在劇組朝夕相處長達一年的同伴,男孩和男孩怎么會沒有故事呢。
粉絲們化身列文虎克,去回放一閃而過的臺詞,觀察劇里微不足道的細節,小到面部神經的變化,細到眼神的落腳點,去挖幕后花絮里的互動,收集兩人關系的證據。
這種在一個時間較長、內容封閉(只做一件事)的環境孕育而出的友情,還產生了專門的名稱,叫夏令營CP。
經歷了男孩和男孩從陌生到熟絡,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再到劇播完,宴會散場,各奔東西,這也算一種養成吧。
當騎士走出假面宇宙?
“有些秀人不知道,自己這輩子的巔峰就是站上決賽舞臺的這一刻。”
四年過去,再回看18年總決賽那天看到的話,不剩唏噓。
偶爾腦中會蹦出某個小透明的臉,費盡心思搜索一番,發現百科詞條里掛著“參加《偶像練習生》,在60-35淘汰”,后面再無下文。
不是每個騎士的命運都像小田切讓、佐藤健、菅田將暉一樣,當一回全日本小朋友心中的英雄只是開始,騎士走出假面宇宙,還是要面對生活。
上文提到的桐山漣,和菅田將暉搭檔扮演《W》雙男主,但比起在日本和中國都極高人氣的蘇打,桐山漣的后續發展就平淡得多,在一些日劇里擔任配角,曾經的少年偵探也開始演中年男人了。
總有人想成為假面騎士,沒有人永遠是假面騎士。
說到底,《假面騎士》是演給青少年看的,現實的真實和殘酷不會被寫進故事,而作為人類的演員卻必須面對。
不過我想,和沒有人后悔參加偶練一樣,來打的演員也不會后悔演過來打。因為,“這一刻,他是真正的騎士啊——”
寫這個題之前我糾結了很久,擔心這樣類比會不會冒犯到來打的粉絲,會不會有特攝婆羅門罵我看不懂來打,牽強附會摁蹭。
隨著文章成型,疑慮也逐漸打消,我并非將這篇文章當作來打的介紹,相信到處都能找到比這更詳實的來打的安利。
我只是把我的感受寫下來。
我為什么覺得假面騎士是偶像練習生?因為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敘事:一群人為了同一個目標熱血地做某件事。
我永遠被這種故事打動。
本文首發于公眾號“跳海大院”,禁止一切非授權轉載。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