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凌最近回春大成功!
幾乎天天上熱搜,連帶著無數人臺灣偶像劇初心《微笑Pasta》男一號何群扮演者張棟梁也上了熱搜——張棟梁《小烏龜》《北極星的眼淚》都聽起來了吧哈哈?當然也還是要聽王心凌啦
打開手機一看QQ音樂巔峰榜,好家伙,看圖!
簡直是屠榜。
恍惚。真的讓人恍惚。音Talk早期剛剛開始運營的時候,我寫過一篇“四大三小”臺灣樂壇天后大亂戰時代,很長很長,按照時間順序把臺灣這些在2000s席卷大陸音樂市場的“洪水猛獸”們寫了一通,其中,王心凌是章節中很重要的一段,幾乎算是現象型的“發家歷程”了。
為什么?
大家還記得我開篇寫到臺灣偶像劇《微笑Pasta》嗎?是了,臺灣千禧年初期,特別喜歡讓藝人們去走“雙棲”的路子——“雙棲”這個詞本身就很有年代感。
現在的藝人們,作為歌手、男團女團出道之后轉型去做演員,演電影電視劇的人大把;或者出道是演員,轉型去做歌手出唱片割韭菜也太多太多了,現在這些路子看來根本不新奇,特別是內娛人。而當年可不是這樣的!“雙棲”這個詞源自港臺,準確一點說是上世紀的香港,真的很多歌手去拍電影,而且都非常優秀,比如港樂之父許冠杰先生,比如我們的哥哥張國榮,我們的梅姐梅艷芳——只有這樣跨界又優秀的藝人,才會用雙棲甚至多棲這個詞去形容他們,比較少見。
內地也有,但是鳳毛麟角,畢竟那會兒的文化人都在批判香港是這個世界上最物質主義的城市,經常被笑話為文化沙漠的地方,不太樂意學他們的文化表現方式。但《過把癮》的女主角江珊女士,就完全可以被稱之為雙棲藝人,又能唱又能演;還有袁泉,她2007年發了一張現在聽來也不過時的電子流行專《孤獨的花朵》,其中有一首歌叫做《一個人喝著拿鐵》,作詞姚謙作曲陳偉,編曲也是陳偉的內味兒——這兩位可是臺灣舞曲天后蕭亞軒“鐵三角”團隊中的好吧!袁泉的《一個人喝著拿鐵》也是合成器+電子+一點點氛圍感trance+歐陸舞曲,特別符合千禧年的感覺。最關鍵的是,袁泉的嗓子是真的很透明感!
跑題了。不,我說錯了,這完全不算跑題,這是在和大家解釋“雙棲”這個詞的獨特性。
臺灣就抓住了在香港極流行也極賺錢,還能展現藝人能力全面的路子,在2000s這十年里打造了無數位雙棲明星。許紹洋和《薰衣草》,張韶涵和《海豚灣戀人》等等,其巔峰就在王心凌。
王心凌最開始是以演員的身份出道的,后來為了簽艾回,特別飛去日本苦苦訓練好長時間,再回臺灣艾回簽了唱片約。發行第一張專輯《Begin..》的時候,同時《西街少年》也在播出,雖然唱片銷量全亞洲300k,但也算是打開了知名度。
2004年,王心凌就開始向頂峰沖刺了。唱片這邊發了《愛你》,幾波主打幾乎全是hit單了,《愛你》《月光》《第一次愛的人》,《愛你》還創造了一波時代名場面,校服裙唱跳,那段時間幾乎全大陸上學的女孩子們都在梳著馬尾大跳特跳。唱片榜單四周冠,把同期蔡依林的《城堡》給狠狠擠下去了——城堡專里可是有《愛情36計》《檸檬草的味道》小靈通彩鈴神曲《Love Love Love》,還有大家意淫雙J戀的最佳素材《倒帶》。
可想王心凌的《愛你》有多兇吧!全亞洲銷量從首專的300k,一舉賣到1200k以上。
唱片是這樣,影視劇也還在播出。和立威廉拍的《天國的嫁衣》簡直爆紅,這部冠軍偶像劇賺了太多少女的眼淚,《花的嫁紗》也一度成為無數人心中的經典片頭曲。
雙棲的路子,既滿足了視覺上人們浮躁著追求瑪麗蘇愛情童話之欲望,又滿足了聽覺,流行是必然的。真是讓推出王心凌這樣藝人的公司賺得盆滿缽滿,兩個方面的助力所帶來的人氣,也讓王心凌如日中天。
再來說說她的音樂方面,公司和團隊也是極其會抓點。
知道為什么《愛你》這么火嗎?因為這是一首舞曲,舞曲本身或者輕快的曲風本身就能刺激到人的感官,調動人身體的積極性;而且王心凌的嗓音是甜美親民的,本身是臺妹+日本的訓練讓她特別符合東亞人對年輕“女孩”的印象,快樂俏皮又甜美,白白瘦瘦軟軟,而且并不讓人覺得在裝可愛,特別有活力。所以音樂方面,元素的選擇和搭配,都是基于這些形象來設定的
——《Honey》里的輕funk+搖滾+輕電子;《睫毛彎彎》元素大融合的快歌,那年流行的中國風元素又加上了一點日本調式,更顯調皮;《愛的天靈靈》同樣又是一首元素大融合的曲子,中國風二胡+印度音樂打擊樂和音色+合成器,同樣也是在點甜美俏皮的歌手形象。
試問,誰會不喜歡這樣充滿積極的能量,清爽甜美又跳躍感,輕快俏皮的女聲呢?就算是特別陽剛的男孩子,也會被不斷推進的快節拍調動起來舞蹈欲望。
這樣的曲子創作出來,那就是純純的hit單,而且那段時間人們也不會講究什么這是商業那是另類,拍胸脯打保票,在2000s,銷量和數據完全能夠和音樂質量掛鉤,好音樂不會被埋沒,市場也沒那么中心化。王心凌音樂里的編曲和歌唱的樂趣不會少,情緒和意識什么的把控的特別好,完全不是沖銷量就忽略質量。
但是呢,這也給王心凌上了一個枷鎖。現在的人們,只記得唱跳的她,快節奏的她,忘了她其實抒情歌也能完成的很好,忽略了她的唱功。
況且,人的青春時光就那么短暫,走向輕熟的甜歌天后顯然沒從前那么火了。時間也進入2010s,人們也疲于臺偶的瑪麗蘇和肥皂抓馬,被題材更新穎更有性格更抓馬的韓劇吸引,人們也更關注韓國男團女團,還有一部分被分流給了歐美音樂,雷霆嘎嘎,歌手蕾哈娜什么的,太紅了。
臺灣音樂市場也就無法再輸出這種現象級雙棲藝人了,王心凌后面發的幾張唱片成績平平吧,沒什么記憶點——這點也能說明,更有個性更大膽更能豁出去的“地才”能這么長虹的文化巨星蔡依林有多厲害。
2018年的《CYNDILOVES2SING 愛。心凌》打了個爽利的翻身仗。我心中的2010s末的金唱片之一。這張專輯里的王心凌也唱了輕電子浩室,歌名也還是一如既往的俏皮可愛,聲音這么多年也幾乎沒什么變化(其實也有變化,她好像有簽內地的公司,咬字變得很內地),唯一最明顯的變化是,這張專輯最紅的歌,從以前的舞曲快歌變到了純粹展現唱功和敘事能力的《大眠》。
《大眠》里的王心凌,掙脫了青春舞曲的束縛,滿滿的成人ballad女人味。此時的她就不能用甜美來形容了,她的聲音里沒有了那種傻白甜氣質,歲月的痕跡讓她的聲音更有力量也更飽滿,帶著點臺妹的倔強和韌性。另外這個MV拍得也很好,把MV拍成了個愛情微電影,劇本和表現形式都不錯,王心凌還是那個演員啊……
為什么人人都在聽王心凌?人人都愛王心凌?因為她是現象級的藝人?因為她創造了臺灣雙棲藝人的銷量巔峰?其實都不是。
就和周杰倫一樣,她是一個情感符號,是一個時代縮影。她是我們青春期中經歷過的一類人,她是我們聽到的或者幻想過或者經歷過那些愛情故事,她是2000s臺灣泡沫唱片市場,她現在或許有點僵硬的面孔都是時代審美的變遷。
現在的她,登上了一個當下內娛最矚目最具娛樂性的舞臺,我們這些中年人,也愿意去追隨她,這個承載著過去生命力的情感符號,在當下如此封閉如此殘酷沒有太多愛而有太多互害的年代,通過音樂回到那個充滿著希望和快樂的世界里。
謝謝你王心凌,多來內地工作!趁著熱度多多發新歌啊!!(芒果臺聲生不息是不是寶島季馬上開始了?王心凌可不可以也去隔壁玩一玩啊?)
未經允許不可轉載、復制粘貼、套寫、改寫音Talk的任何樂評去任何平臺發布。
一經發現,后果自負。
如果喜歡本期推薦請多多轉發多多點在看
音Talk微博:@常回音Talk看看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