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原國民政府的首都。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占領南京南京后,便開始了有計劃的屠殺行動,在持續六周的時間里,日本人在南京地區燒殺淫掠、無惡不作。大量的無辜平民和被俘士兵被集體槍殺、焚燒、活埋……被害人數在三十萬人以上。
(相關資料圖)
本組圖片真實再現了淪陷之后南京城的悲慘景象。
街頭搶掠
淪陷后的南京,仿佛一座死城,寬闊的街道空蕩蕩的,除了垃圾,再無一個行人。成群結隊的日本士兵開著軍車,正在有組織、有計劃地沿街搜捕民眾和搶劫財物 。
城墻之下
日本士兵拽著幾個兒童,正沿著城墻邊的坡道向遠離城門的地方走去。沒人知道這些孩子會被帶到哪里去,是否還能夠回來。從最右邊孩子的身體姿態可以看出,他是在十分不情愿的情況下被硬拖著走的。
屠殺現場
南京城內外,隨處可見被日本人殺害的無辜百姓。這是城外在一個小土坑旁, 一個無辜的百姓被槍殺。土坑內,還有兩個被活埋的男子,都已經死亡。
慘
因為被殺害的人數太多,短時間內無法掩埋,導致很多尸體長時間暴露在外,也因此成了野狗們啃食的對象。
江邊碼頭
長江岸邊的一處貨運碼頭,一名戴著眼鏡、面目可憎的日本兵正在監督苦力搬運掠奪來的物資。注意看藏在身后的那根荊條,一旦他認為哪個工人干活懈怠, 便會用它狠命地去抽打。在他身后,還站著一個戴袖標的漢奸在協助看管。
累累彈痕
一輛日本海軍的摩托車停放在墻邊,墻上分布著密密麻麻的彈孔,從中能夠感受到當時戰斗的激烈程度。這種情況不由讓人想起四行倉庫的西墻 。其實,當時在南京有很多墻面都是如此。
太平路廢墟
1937年8月15日,日本海軍航空隊分別從長崎、臺灣兩個基地出發,長距離跨海奔襲對南京發動空襲。在兩個月的時間內,日軍對南京實施的轟炸竟高達65次。這種無差別的轟炸導致大量無辜百姓傷亡。
抗日標語
據統計,日軍的瘋狂轟炸導致市內三分之二的民房建筑被摧毀。這片民居建筑同樣毀于日本飛機的炸彈,殘存的一堵墻面上, “萬眾一心殺敵”的抗日標語依舊十分醒目,卻又有道不盡的無限悲傷。
另一處廢墟
圖中這棟建筑的屋頂已經全部坍塌,拱形的門洞兩側亦可見抗日標語,一邊是“大丈夫獻身為國”,另一邊寫著“好男兒壯志凌云”,聯想到南京大屠殺時候的慘狀,不禁令人唏噓。
夫子廟前
幾個日本士兵坐在南京夫子廟前,中間還有一個身份不明的紅衣女子。幾個當地兒童被命令站在一旁,配合日軍拍照。這是當年淪陷區苦難婦幼的真實寫照。
猥瑣的鬼子
一個長相猥瑣的日本士兵和兩名中國女子在一起。前面穿著旗袍的女子戴著眼鏡,顯然是一名接受過教育的知識女性。從她們的衣著打扮看,都來自殷實的家庭,然而一樣逃脫不了日寇的魔爪,面對鬼子的鏡頭,不得不強顏歡笑。
乞討的孩子
日本人的大屠殺導致無數兒童失去雙親成為孤兒,為了活命,他們不得不走上街頭乞討。這里是當年唐山路邊的景象,孩子們在路邊坐成一排,面前擺上各種容器,他們天真地以為這里靠近日本兵營,可以從日本人那里討點吃的,然而除了幾個穿著和服的日本女子和兩個日本閑漢在看熱鬧外,沒有人理睬他們。
恐懼的神情
幾名推著獨輪車的男子。他們是被日軍強拉來幫助運輸糧食的,盡管是幫日本人干活,面對日本人的鏡頭,眼睛里依然流露出恐懼的神情。
民居門前
住在板房里的一戶窮苦人家,門頭插了一面日本的膏藥旗,以避免日寇的騷擾和侵害,甚至連幼兒的袖子上也被帶上了膏藥的標志。
貧民窟
當時南京城墻下以及江岸邊蓋滿了茅草屋,聚集著不少早期逃難過來的難民。圖為一個正在貧民窟里閑逛的日本鬼子,旁邊站著的全部是生活在這里的百姓。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