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十大民生實事之
(資料圖片)
加快基礎教育增量提質
教育是民生之首,學位建設是其中重中之重,今年的十項民生實事其中一項就是加快基礎教育增量提質。今年以來,深圳持續加大基礎教育學位供給,不斷滿足市民對優質學位的需求,確保新建學校“辦一所、優一所”,推動深圳教育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今年1-7月,188所學校項目中,已基本建成86所,預計至9月,將有超過100所學校基本建成,新增學位13萬個。
龍崗區吉華實驗學校效果圖。受訪單位供圖
加大學位供給 持續推動大規模學校建設
近日,中建五局三公司承建的深圳光明中學初中部拆除重建項目(一期)正式簽訂移交書,花園式學校宣告全面交付,成為光明區今年首個交付的學校項目。光明中學初中部改擴建工程是深圳市大規模學校建設工作方案實施項目,通過先新建后拆除的方式,將初中現有30班改擴建為48班。學生家長陳先生欣喜地告訴記者,寬敞明亮的教室,開放靈動的學習空間,一應俱全的功能場館……新校園落成后將大大改善教學設施,優化教學環境,作為家長十分滿意。
光明中學初中部日前交付使用。受訪單位供圖
不只是光明中學初中部,2023年秋季,僅光明區就有龍豪小學、深圳技術大學附屬學校(光明)、公明第二小學(二期)、長圳學校改擴建等11所學校建設項目交付使用。一所所學校從紙上藍圖變為現代化校園的背后,是深圳舉全市之力,各部門聯動,專班推進換來的。初步統計,今年1-7月,188所學校項目中,已基本建成86所,新增學位7.7萬個(其中:公辦義務教育6.2萬個、公辦高中0.4萬個、幼兒園1.1萬個);正在推進建設102所,涉及學位14.7萬個。預計至9月底,將有超過100所學校基本建成,新增學位13萬個,新增學位數量和增速均居全國首位,。
近日,龍豪小學通過五方驗收并移交學校使用,提前完成交付任務。受訪單位供圖
精心謀劃設計 積極打造精品校園
學位建設只是第一步,全市借大規模新擴建學校的良機,精心謀劃每一所新建學校。今年9月,育才實驗學校將迎來新生入學,學校毗鄰即將建設的安托山自然藝術公園,設計時尚唯美,學校建設時還充分利用深圳地鐵車輛段上蓋,建設一個26000平方米的全天候運動空間,擁有標準足球場一個、標準籃球場4個。深圳技術大學附屬學校(光明)則以嶺南建筑“脈絡長延·書韻庭院”為設計理念,將傳統庭院演變為現代書院,創設立體化空間以提升宜人校園環境……
育才實驗學校效果圖。受訪單位供圖
深圳充分發揮學校規劃與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專業支撐作用,為中小學校建設品質提升提供專業支撐。今年以來,市教育局已圍繞高中學校設計方案開展了7次評議活動,牽頭開展系列中小學校建設標準規范完善工作,推動實施中小學校建設標準綜合改革,積極打造精品校園。
提升辦學質量 努力辦好市民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不僅僅滿足于學位數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提升辦學的質量。近年來,深圳不斷夯實教育“基本功”,出臺《深圳市公辦中小學集團化辦學實施方案》,大力推進集團化辦學,2022年全市新建23個公辦義務教育學校集團,全市公辦義務教育學校集團達到53個,2023年還將新組建25個基礎教育集團,實現集團化辦學覆蓋全市所有行政區,探索以“名校+新校”推動優質均衡發展,讓市民真切地感受到家門口的學校就是最好的學校。
今年9月,在深圳一批新開辦的學校中,將有不少集團校的身影,南實集團白石洲學校、育才實驗學校、龍崗區文理學校、光明區實驗學校同心小學等,均依托集團名校辦新校,已經被視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高質量發展路徑。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堅持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努力辦好市民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通過“名校辦新校”的模式,讓新建校成為深圳基礎教育先行示范的新生力量。
加快基礎教育增量提質
學生在操場運動。 深圳實驗學校高中園供圖
今年深圳繼續實施“大規模學校建設計劃”,持續加大基礎教育學位供給,不斷提升綜合辦學水平。新建和改擴建一批幼兒園、中小學校,新增基礎教育學位20萬個,其中:公辦義務教育學位16萬個、公辦高中學位2萬個、幼兒園學位2萬個。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