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旬陽市石門鎮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決策部署,聚焦特色鄉村產業,緊扣服務保障“三個年”活動主題,依托農業農村“八五”普法規劃,推動普法力度常態長效、法律服務精準供給、法治資源共建共享、發展環境和諧穩定,助力特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市場主體宣傳,提升普法力度常態長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面法治觀念。鄉村振興尤其要注重普法教育,增強農民法治觀念、提升法律意識,保障人民切身利益。石門鎮抓住農村地區普法宣傳的重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針對不同年齡階段主體,開好院落會、廣播會、發放資料、張貼標語“老四樣”宣傳方式,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同時探索“新媒體+普法宣傳”模式,有效克服山大人稀、交通不便、基層法律服務資源緊缺等難題,借助社會影響力大、群眾參與度高、互動效果好的特點,組織年輕干部創作憲法朗讀、短視頻普法劇、工作展示宣傳片等優秀法治文化作品,推送微信群、抖音視頻號等新媒體進行展播,線上線下形成強大視覺聽覺沖擊力,引發群眾普法宣傳的共鳴,在潛移默化中學法、守法。
聚焦特色產業發展,推動法律服務精準對接
特色農業產業是一個地方的名片和招牌,是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引擎。俗話說“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斗大的風”,任何紕漏都會釀成嚴重后果,影響特色產業發展。為此,石門鎮著眼地方特色鄉村產業發展需求,安排部署實施穩進提質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務攻堅行動,為特色產業、支柱產業提供定制式法律服務。不論是石門貢米、西岱頂野源茶、高山有機黃花這樣的鎮內大企業還是銷售高海拔冷筍、石蠟菜、深山段木木耳、山野百花蜂蜜的個體電商戶,都為他們提供生產、加工、倉儲、運輸、銷售一條龍法律服務,講好《民法典》《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鄉村振興促進法》等法律常識,幫助完成產品宣傳、合同的合法性審核,讓特色產業發展在法治軌道上正常運轉,促進現代化農業發展,保障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
聚焦短板弱項補強,推動法治資源共建共享
在“進群眾門、入群眾網、知群眾情、解群眾憂、暖群眾心”法律宣傳走訪活動中,村集體經濟在地位界定、法人代表、入股方式、利益分紅、風險責任等方面存在薄弱環節。結合壯大村集體經濟攻堅提升和農村集體經濟合同清理規范專項行動中開展法律知識培訓,通過多種合法渠道、拓展發展模式、增加集體收益、壯大村集體經濟、維護對外經濟活動的主體地位,讓村集體經濟的“體魄”更強,“個子”更高,夯實強村富民新格局。
聚焦涉農糾紛化解,促進發展環境和諧穩定
為切實發揮好基層調解組織第一道防線作用,石門鎮狠抓基層調解組織和隊伍建設,不斷強化司法、行政、道德“三力聯調”多元調紛機制,采取“早介入、清現場、明是非、解怨恨、重結果”為核心的特色調解方法,調解一批在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中影響企業、農戶生產經營的“征地糾紛”“產業用地界畔糾紛”“工資拖欠糾紛”等重點難點矛盾。截至目前,成功協調化解地界糾紛4起,土地流轉糾紛11戶,用工薪資糾紛1起,化解率100%。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