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肇慶市司法局出臺了肇慶市貫徹《關于加強法治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工作清單,確立27個項目68條工作措施,多舉措匯聚依法治理正能量,“清單式”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治理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
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建立鎮級法治建設協調機構
2022年以來,肇慶市創新實施“鄰里先鋒”項目,由市縣兩級單位派出“鄰里先鋒”第一書記共結對297個社區,建立308個臨時黨支部,組建327支“鄰里先鋒”工作隊共1.5萬多名隊員,聽民意、訪民情、解民憂,健全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有效發揮以“黨建+法治”的引領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模式,共解決問題4360個,服務90多萬居民群眾。
同時,肇慶市司法局創新開展基層法治年專項行動,率先在全市104個鎮(街)建立鎮級法治建設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事機構,推動完善“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體系,不斷增強基層統籌協調、指揮調度、化解矛盾、研判預警的綜合實戰能力。
優化法治鄉村建設服務供給 引導培育基層治理“法治正能量”
法律知識進基層,是肇慶優化法治鄉村建設的重要方式。
在肇慶市高要區大灣鎮祿岸村陸氏祠堂內,一場法治宣傳進鄉村活動引得諸多村民圍觀,活動主辦方高要區司法局大灣司法所普法志愿者們正通過“案例事例+分析點評”的方式,幫助村民更好地學習領會、貫徹落實民法典。
與此同時,肇慶創新“市整體統籌+縣基層試點”模式,全力打造端州星湖同舟、高要“鄰利樂城”等10個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試點建設,探索實施基層矛盾糾紛一門受理、一網統攬、最多跑一次“三個一”機制,在全省率先推出“一次辦成一件事”智能精細化政務主題服務。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2條村成功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57條村成功創建“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統籌全市法律服務資源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聚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肇慶市司法局建立健全市、縣、鎮、村四級1664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站、室),甄選優秀律師參加法治鄉村建設,法治力量直達基層,全市1549個村(社區)共聘請300名社會律師擔任村(社區)法律顧問,村(社區)法律顧問法律服務100%全覆蓋。
肇慶市司法局組織村(社區)法律顧問律師駐村扎寨、入戶走訪、上門釋法,提供法律咨詢、法治宣傳、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村規民約“法治體檢”等法律服務,為村民群眾提供“家門口”法律服務,宣傳覆蓋面達100%。
2022年,全市村(社區)法律顧問服務實現資源城鄉均衡,累計提供法律服務27828件次,全市培育“法律明白人”6486名并實現行政村(社區)全覆蓋,認定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1280戶,有示范戶的行政村占比達86.8%。
與此同時推動以基層干部、退休老干部、鄉賢、族老等群體為主體的“法律明白人”“學法用法示范戶”積極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參與社會治理、參與信訪積案化解,推動形成源頭預防、排查和化解工作合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此外,選樹培育鄉村基層法治細胞,建好村民“家門口”的“法治風景線”也是推進法治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肇慶市司法局不斷加強基層法治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并聯動各普法成員單位持續發力,每月有計劃、有組織、分專題開展群眾性法治宣傳教育進社區、進農村。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