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圖片由七里河區委宣傳部提供
(相關資料圖)
距離蘭州市區16公里,有一處地方:初春,清風徐徐、鳥鳴啾啾;盛夏,草木葳蕤、魯冰飄香;金秋,紅葉似火、山花爛漫;嚴冬,粉妝玉砌、松柏參霜……四季不同,卻季季精彩!
這一處“世外桃源”就是石佛溝。
乘坐44路公交車沿蘭阿公路一路前行,聽著朋友和向導的講解,不知不覺高大、氣派的景區大門已映入眼簾,一塊赭黃色的大石上刻著三個紅色大字“石佛溝”,我們已經到石佛溝景區了!
沿著景區藏經谷入口道路,我們來到了石佛溝國家森林公園。
舉目四望,冬日清晨的太陽在遠處的山間露出個角,緋紅的一團,好像畫家用畫筆在深藍色的畫布上點了個鮮紅發黃的點兒,此時的群山已經顯出了層層輪廓;此時的石佛溝悄聲靜謐。
稍事休整,我們沿著景區坡道一路上行,在寒風中感受著日漸溫暖的照耀,讓人覺得無比珍貴,你也會真切地感覺到,新的一天,真的開始了!
一邊前行,一邊聽向導給我們介紹。相傳清嘉慶年間,有李姓僧人在山中采藥,聞擊磬之聲,循聲覓到一石壁,落日余暉中,石壁上隱約看見一巨大的“佛”字,他認為是佛祖顯靈,便在這里修建了禪院,石佛溝靈巖禪寺因此得名。
沿路而上,走曲道,過牌坊,就來到觀濤亭,雖然此時只有枯槁的樹枝、脆弱的黃葉,還是隱約聽到了陣陣松濤在幽谷中回響。滿山整片的森林被陽光染上一層金黃色,如同秋日重現,靈巖禪寺的金頂越發的金光燦燦。
經蛤蟆泉小道而上,山勢險峻,草木茂密,勁松環抱的靈巖禪寺依山而建,氣勢恢宏。回轉的經輪伴隨著潺潺的溪水,白塔金頂間仿佛聽到了佛聲禪語、暮鼓晨鐘,云夢般的世事仿佛已飄散得無影無蹤。
七星古泉優雅恬靜,月朗云稀之時,北斗七星映入泉中甚是奇妙。這正是“悠悠北斗映清泉,方寸水波顯蒼穹”。
出禪寺,經藏經谷道路,過玄龍觀,便是總長11.39公里的石佛溝景區登山游步道入口。
初見步道,順著山勢,蜿蜒曲折,延伸向上,一眼望不到頭,讓人望而生畏。抬眼望去,給人的感覺就是在不斷爬山,步入其中,也確實如此。
走在雪地上,腳下便會發出咯吱咯吱的踩踏響聲,與窸窸窣窣的落雪在空靈的山谷中契合,合奏出一曲“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的至美樂章。
一路向上,踏上木棧道,深紅色的欄桿和樓梯,在白雪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好看。身邊已經沒有了人聲,只有來自山間的風在耳畔呼呼作響。但一切都是新鮮的,皚皚的白雪、幽靜的步道,讓人忍不住繼續往前探索。
慢步行走在這寧靜的白色山野上,吸著絲絲涼意的清新空氣,邊走邊看疏密不均、千姿百態的雪掛,從樹冠、樹干到樹丫,整個身軀晶瑩剔透。那些落光了葉子的樹木上托著雪花,變成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松樹上掛滿了蓬松松的雪球,就像白色珊瑚樹一樣。樹林中偶爾傳來幾聲鳥雀的啁啾,它們也好像與我們一樣,在迎接又一個平凡而寧靜的早晨。
在林間步道曲折前行3小時后,終于登上了山頂觀景平臺。風變大了些,但從山腳爬到山頂,全身已是汗,也不會覺得冷。站在山頂,可謂山高人為峰,視線開闊起來,同時也被眼前景象所震撼。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笔饻系那先f壑和層層峰巒都像在接受冰雪的洗禮,山野呈現出“茫茫野無碧,浩浩天地白”的大自然景觀。云頂山漫山遍野的霧凇、雪凇、霧草,宛如一個珊瑚盛開的世界,皚皚白雪與大山、民居、炊煙、紅燈籠完美地組合,繪制了一幅雪色民風的童話世界。
順著向導手指的方向,只見一片片魯冰花種植區域,向導邊走邊說,現在不是看花的季節,每年“五一”“十一”假期,來這里賞花聽“花兒”的人絡繹不絕,高峰期每天都有1萬多人。這幾年,蘭州市七里河區委、區政府在馬場村培植了魯冰花海,舉辦石佛溝“花兒會”,而且法顯寺的名聲也越來越大,旅游期景區內車水馬龍,游客紛至沓來,變化可大了!
在不知不覺的聊天中,我們翻過山頂沿著藏經谷道一路下行,往日路邊隨處可見的枯草和落葉都被深深掩埋了。道路兩旁冰雪覆蓋了河床溝壑,小溪變窄了,薄薄的冰層閃亮著寒冷的銀光。冰層下的溪水穿過林間、趟過碎石,嘩啦嘩啦緩緩地流淌著,奏響著如天籟一般的樂音!
不遠處,一道木橋橫跨在小溪上,上面鋪滿了白雪,好像是一座白玉雕出來的玉橋。
經居士林、觀念佛堂、過牌坊,繼續前行,一尊法顯駐錫的高大雕像矗立眼前,趙樸初手書的“東晉高僧法顯法師駐錫地”映入眼簾,我們已到了法顯寺。
寺內僧人告訴我們,公元399年夏,西天取經第一人的大德高僧法顯大師前往天竺取經途中,路過蘭州,因躲避戰禍,疲憊饑渴的他放下手中的錫杖,在杖頭落下的地方一股清泉噴涌而出,掬起一捧清泉飲下,一種久違的甘冽滋潤著他的身體,這份碧空流云吟清風,幽谷清泉含佛意的禪境,讓法顯當即決定在這里進行西行路上的第一次夏座,念佛講經、弘揚佛法。云頂山因此也成為眾多佛教徒修身禮佛的理想圣地。
站在大師雕像前,仿佛感受到了他當年面西而坐的虔誠之心。進入寺內,宏偉莊嚴的法顯紀念堂、打坐修行的玉身坐像、形態各異的小沙彌、社會各界名士的碑刻,都讓人驚嘆不已。
站在殿前臺階上,寺院碑塔林立、莊嚴肅穆,寺外森林茂密、山泉淙淙,周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幽靜。山風吹來,扶擺風度,擊磬緩緩,鈴韻、磬聲起伏間仿佛能感受到當年大師對這里的感悟,感受到大師孑然西行、普度眾生的博大胸懷。
回眸望去,落日余暉下,白雪覆蓋的石佛溝景區顯得更加多彩妖嬈,今天所見的一場場美景,一幅幅畫卷,都值得深藏,值得回味……(文/霍卿德 陳欽)
[責任編輯:linlin]
蛤蟆泉(冬韻·石佛溝)-熱議
蛤蟆油多少錢一斤2019(名字十分難聽,卻非常值錢,1500美元一斤
果丹皮長胖嗎(拯救只想在家睡覺的“懶病”,這些秋季小食將你從
哈士蟆子(武夷山國家公園發現兩棲動物、大型真菌新物種)-天天熱議
狗吃番石榴(邊牧吃水果注意事項)-每日快報
鐵板粉絲包菜的家常做法(鐵板水晶粉絲廚師來教你,做法簡單過程
為什么男人喜歡睡你(你眼中的那個暖男,在“發生關系”后,轉身
高中學制(人大代表提出建議,取消中考普及高中縮短學制,家長非
梵凈山多高(貴州第一名山:梵凈山,堪稱中國的“天空之城”,到
紋身花臂大概多少錢(哇哦!你這條花臂國外有代購嗎?)-快資訊
短發編頭發(不用剪發,三步就能長發變短發,實用技巧快get!)-天
多吃西梅有什么好處和壞處(喝果汁或增加患糖尿病風險 麩皮蕎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