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前保定市召開的服務保障招商引資環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該市聚焦“醫車電數游”五大產業,圍繞服務項目、服務企業、服務產業,創優政務服務舉措,全層級、全流程、全覆蓋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提升項目審批服務效能,推進項目快速落地,為企業及重大項目紓困解難。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55個項目確定實施“拿地即開工”審批服務模式。
幫辦代辦,推出“一鏈辦”項目全周期服務。實行“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生產即準營”“一鏈辦”服務,采取提前介入服務、量身定制方案、告知承諾審批、幫辦代辦協辦的服務模式,實現一個產業“一個鏈長負責、一張藍圖導引、一張表單告知、一個窗口辦理、一個系統審批、一套機制運行”,促進產業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
提速降耗,深入推進“集約化”項目服務環境。大力拓展“拿地即開工”審批模式,創新推出按施工進度分階段申領施工許可證,工程建設項目“多評合一”和園區“區域評估”。實現社會投資核準類和備案類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分別壓減至39和34個工作日以內,從立項到取得施工許可的審批時間分別不超過29和24個工作日,“拿地即開工”項目不超過10個工作日,簡易低風險項目不超過6個工作日。
一網通辦,迭代升級“智慧化”項目服務模式。所有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通過審批管理系統辦理,實行網上統一受理、并聯審批、實時流轉、跟蹤督辦、信息共享。將供水、排水、供電、燃氣、熱力等市政公用服務報裝納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水氣暖報裝類事項全部上線“冀時辦”,極大方便了企業和群眾辦事。今年以來,使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辦理工程項目1083個,辦件4060件,辦件量排名全省靠前。
簡政放權,全面提升開發區項目服務能力。全市19個經濟開發區均設立行政審批局或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實現“園區事園區辦”。圍繞項目發展整鏈條服務,梳理向開發區賦權事項清單,明確賦權原則和賦權要求,將市縣兩級審批服務事項向開發區賦權下放,制定領辦代辦等制度辦法并實施相應服務。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