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簡單易學的技巧能讓你的得分能力有一個全面提升。
你用1 號木擊球和用比如說40 碼內的挖起桿擊球的揮桿動作一樣嗎?我說的不是揮桿幅度、力度和強度——當你從全揮桿過渡到半揮桿這些因素都會改變。我說的是揮桿動作。換句話說,你是把40碼內的揮桿看作1 號木擊球動作的“縮小”復制,還是截然不同的動作?
大多數的周末業余球友是“單一揮桿”球員。他們打5 號鐵擊球時采用縮小的1號木揮桿,打挖起桿半揮桿擊球時采用小型5 號鐵揮桿,推擊時好像在打迷你切擊。
(相關資料圖)
不幸的是,堅持采用一種揮桿的理論只能把你的專長限制在一個領域。
我的調查表明,要想降低桿數你需要掌握三種揮桿:一種推擊揮桿、一種短打時的“靈巧揮桿”以及一種全揮桿時盡你所能的“力量揮桿”。直觀地說,你大概知道好的推擊與雙肩、手臂和雙手有關,而與身體無關。至于大力揮桿,我敢打賭你明白需要在上桿時讓上半身對抗下半身扭轉——這決不是在果嶺上做的動作。也就是說,你已經掌握了兩種揮桿。
第三種呢?這就是界線模糊的地方,也是你為什么飽受短打折磨的原因。半揮桿挖起桿擊球、切擊和劈起擊都需要比推擊有更多移動,但身體沒有扭轉。為什么?轉體產生力量,而在短打區域不需要力量。你需要的是控制。你需要通過更小幅度、有節奏、同步化的上桿來實現對擊球的控制。
上圖展示了我打40 碼劈起擊球時上桿至頂點的動作。注意我是如何同步轉動雙肩和髖部的——我不需要任何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對抗力(或蓄積力量)。非常完美,而且這與大力擊球的揮桿截然不同。在練習場,根據你想要完成的擊球類型練習以下兩個動作。
力量揮桿:保持髖部和下半身不動,同時轉動雙肩,慢速揮動雙臂和球桿直至上桿頂點。停頓片刻,去感受上半身和下半身之間的扭轉以及能量積蓄。現在慢速地向目標方向轉動髖部,并在通過觸球時帶動上半身轉動。
靈巧揮桿:雙肩與髖部同步轉動,以獲得 觸感和控制靈巧揮桿:雙肩與髖部同步轉動,以獲得 觸感和控制
靈巧揮桿:同步轉動髖部和雙肩。以慢動作進行,上桿至半程時停住。然后同時以相同的速度轉動髖部和雙肩通過觸球,直至收桿。
在揮桿全程的任何一點你都不應感覺到上半身和下半身之間有任何扭力。
一旦你認識到力量揮桿和靈巧揮桿的區別,球場上再也沒有什么你不能解決的問題。掌握了這兩種揮桿——再加上好的推擊——你將成為全能的高爾夫球手。到那時,打高爾夫球會變得非常有趣!
[責任編輯:linli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