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插上插頭、開始充電,充滿后自動斷電、微信扣費……近來,在惠城區江畔花園小區工作的李阿姨已經習慣了這樣為自己的電動車充電,用她的話來說,便捷又不貴,最重要的是安全。
電動自行車雖小,但安全隱患并不小,因違規使用電動車造成的事故更是令人扼腕。惠城區把“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的一個關鍵之舉,立足基層所需、群眾所盼,按照“源頭治理,綜合治理、疏堵結合、群防群治”的模式,聚力攻堅電動自行車火災隱患整治工作。特別是在“疏”方面,全區新建成符合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點達1100余個,方便群眾充電需求。
因地制宜建設停放充電點
寸土寸金的江北片區高樓林立,成熟的小區比比皆是。“我們通過和小區物業溝通聯動,在小區公共區域辟出專門的區域,建立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充電點。”江北街道辦事處應急辦副主任雷衛平說。
記者走訪位于江北街道的城市花園小區,住宅樓臨近路邊的隔斷區域里,發現設置有一個個小型的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充電點。每個集中停放充電點安裝了1臺智能充電設施,配備10個充電插口,電動自行車車主通過掃碼或者投幣充電,充電完成后還能自動斷電。此外,在集中停放充電點的上方,還安裝了自動噴淋裝置。
同樣位于江北街道的江畔花園小區則在小區中心位置設置了一個大型的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充電點。記者看到,近百輛電動車整齊排開,有些電動車正接入智能充電設施充電。該集中停放充電點還裝配有好幾個干粉滅火器。
“很方便很安全。”在江畔花園小區工作的李阿姨告訴記者,電動車充滿電自動斷電,價格也很實惠。“兩三天充一次,一次充兩三個小時,花費一塊多錢。”李阿姨說。
解決電動車集中停放充電難題,老舊小區、城中村是重難點。
在河南岸街道,老舊小區、城中村占比不小,街道辦因地制地,結合村居實際對癥下藥。“分散與集中結合。以自建房(出租屋)房前屋后分散建設為主,對于城中村房屋間距不足的區域以及老舊小區等場所,則利用公共區域建設集中停放充電點,通過相對靈活的方式解決不同類型場所停放充電點建設難題。”河南岸街道辦事處常務副主任劉金說。
在河南岸街道馬莊村金山湖村民小組,記者就看到一個利用公共區域建設的電動車集中停放充電點。“這個城中村不少電動車是外賣員、快遞員的,所以這個集中停放充電點專門配裝了一個換電柜。”劉金介紹,外賣員、快遞員可以掃碼從換電柜中直接取出充滿電的電池,換上就能繼續工作,非常方便。
此外,在金山湖村民小組,不少房前屋后的電動車停放充電點正在緊鑼密鼓施工中。劉金介紹,河南岸街道今年內計劃建設不少于500個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點,共約5000個充電接口。
集中充電安全實惠好處多
“目前,惠城區選取江北、河南岸、水口三個街道開展電動車停放充電點試點建設,通過先行先試,積極探索。”惠城區消防救援大隊工程師張蓬說,截至目前,試點區域無論是物業公司、出租房業主還是電動車車主,反響都比較好。
建設電動車停放充電點,首要解決的就是電動車充電安全問題。“電動車集中停放充電點配備的都是智能充電設施,當充滿電以后,設施就可以自動斷電,防止電動車在充電過程當中過載引發火災事故。”張蓬說。
同時,各個電動車停放充電點還按消防要求配裝了滅火裝置。“電動車停放充電點屬于火災危險容易發生的地方,所以消防部門要求安裝滅火設施。”張蓬介紹,目前,有些小區安裝的是簡易的自動噴淋裝置,這種噴淋裝置接入的是自來水管網,因此成本較低、安裝要求不高,易被大多數物業、業主接受。同時,這種噴淋裝置效果也不錯,對于初期火情也可以起到較好的控制效果。還有一些小區安裝的是干粉滅火器,一旦電動車引發火災事故,煙氣向上觸動裝置,干粉就會噴灑下來,起到撲滅火情的作用。
此外,各個電動車停放充電點還裝有視頻監控設備,這對于火災原因調查和事故責任認定都能起到關鍵作用。“通過視頻監控和設備后臺時間節點的相互印證,就可以把事故責任清晰地分析出來。如果是斷電以后再引發火災,電動車的車主或者電動車的銷售企業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張蓬說,還有當數輛電動車一起被燒毀的時候,也可以通過視頻監控查看是什么時間、哪臺電動車最先起火的。
“對于老舊小區、城中村房前屋后建設的電動車停放充電點,我們同樣要求要安裝視頻監控裝置。”張蓬介紹,監控攝像頭覆蓋充電區域,可以起到防盜的作用,讓車主們安心停放充電。
目前,各試點街道建設電動車停放充電點的熱情較高。特別是河南岸街道,為了鼓勵建設,轄區本著“政府出資、百姓受益”的原則,建設經費在區政府補貼的基礎上,不足部分由街道辦兜底,電動車停放充電建設好后收益全部歸屬房東。
室內電動自行車火災同比下降44%
聚力攻堅電動自行車火災隱患整治工作,惠城區正探索出一條適合本轄區的電動自行車治理新路徑。
堅持疏堵結合,高效推進。截至目前,惠城區新建成符合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點達1100余個,并計劃建設“房前屋后”集中停放充電點共計長度700余萬米,滿足市民充電需要。同時,聯合區住建局印發禁止電動車違規停放充電通告,并制作電動車宣傳海報進行廣泛宣傳張貼,累計發放宣傳資料3萬余張,加強對電動車違規充電危害性的社會面宣傳。此外,區消防安全委員會持續加強對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的監管力度,對室內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進行責任倒查追究,現共拘留當事人3人,行政處罰單位1家,行政處罰個人9人。
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區消防救援大隊堅持疏堵結合、積極探索,持續開展綜合整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堅持對轄區內電動車銷售門店的監督排查;區公安分局堅持大力整治電動車違規改裝行為;區自然資源局要在新建建筑用地和規劃許可階段,要求建設單位配套電動車停放充電場所建設用地;區住建局堅持清理在未進行有效防火分隔、未安裝智能充電設施的地下室停放或給電動自行車充電的現象;各鎮街堅持疏導電動自行車在建筑內違規停放行為;物業管理單位堅持不放任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違規充電行為。通過各部門、各單位協調聯動,形成電動自行車火災防控立體體系。
自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惠城區共發生室內電動自行車火災5起,去年同期發生室內電動自行車火災9起,同比下降44%。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