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要到南部魚塘進行巡查,及時打撈水面垃圾和漂浮物,保護好魚塘水質環境。”近日,棗莊市嶧城區底閣鎮陶墩村生態公益崗工作人員田鳳英介紹。
田鳳英家境困難,沒有技能,也找不到工作補貼家用。在嶧城區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中,她申請了鄉村公益崗,并通過了審查。
底閣鎮建有萬畝塌陷地漁業生態旅游觀光休閑基地,為做好漁業生態保護,該鎮設置了生態公益崗,安排公益崗人員打撈河面垃圾和浮萍雜草等漂浮物,開展漁業水質保潔。
“我們在公益崗開發工作中,以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增加群眾收入為出發點,立足全鎮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深挖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具有底閣特色的公益崗之路。”該鎮黨委委員朱炳琦介紹。
據了解,自全省開展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以來,嶧城區構建“一盤棋”工作格局,成立城鄉公益性崗位開發工作專班,采取“12347”工作法打造“嶧心嶧益·榴享”公益崗品牌。“1”是一個總體目標,落實政府兜底安置就業職責,扎實推進共同富裕;“2”是兜清兩個底數庫,即生態公益性崗位需求庫和生態公益性崗位人員庫;“3”是區、鎮、村三級聯動,根據各自領域實際情況和重點工作需求設置生態崗。“4”是確定了山水林田、美麗宜居鄉村、鄉村振興、紅色物業4類生態公益性崗位;“7”是鎮(街)和村(社區)根據實際需求分別開發出河湖擴綠崗、鄉村添綠崗、濕地復綠崗、防火護綠崗、荒山披綠崗、山體興綠崗和紅色生態崗等7個生態公益性崗位,助力“綠色打底、紅色添彩”生態新嶧城發展。
在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中,嶧城區為加快崗位開發速度,盡快讓符合條件的群眾享受“家門口”就業的政策,先后出臺《嶧城區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方案》《嶧城區城鄉公益性崗位上崗流程》《嶧城區城鄉公益性崗位人員績效管理辦法》《“榴享”公益崗驛站管理制度》,結合困難群眾就業和單位用工雙向需求,精準設崗,精準安置,讓困難群體實現“就業夢”。目前,嶧城區已開發城鄉公益性崗位1914個,其中鄉村公益性崗位1614個、城鎮公益性崗位300個,第一季度已上崗1362人。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