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簡稱“未保法”)今天起正式施行。昨天召開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透露,上海將聚焦構建超大城市未成年人保護制度體系。從醞釀出臺全國首個家庭監護能力評估地方標準、開通一口受理的“未成年人保護熱線”到不斷加強完善未成年人設施載體建設,上海不斷集成資源,讓未成年人保護鏈路短一些、再短一些。
新修訂的“未保法”明確“六大保護”: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家庭保護被置于“六大保護”之首,充分說明家庭始終是未成年人的第一道保護屏障。不過,一旦這道屏障失靈該怎么辦?隨著社會各界不斷呼吁,因家庭監護缺失或監護不當而陷入困境的兒童開始被關注。
民政部門發現,“監護缺失”可依據監護人情況客觀判斷,但“監護不當”較難界定。為此,上海專門開展了針對“家庭監護狀況和監護能力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并擬制《未成年人家庭監護能力評估指引》。這將是全國首個關于家庭監護能力評估方面的地方標準。當未成年人處于困境時,相關部門將據此指引進行評估。部分未成年人處于政府臨時監護期間,當其監護人重新具備監護意愿時,也需進行評估。該指引的最終目標,是希望家庭履行監護責任,讓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目前,該指引已審定通過,今日向社會發布。
當家庭功能失靈,政府有責任第一時間介入,為未成年人的安全兜底。新修訂的“未保法”細化了政府職責,明確民政部門依法進行臨時監護和長期監護的情形。據此,上海進一步落實“國家監護”的屬地責任,如黃浦區率先在五里橋街道設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楊浦區探索培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社工等。
在家庭、政府之外,學校保護的作用同樣關鍵。新修訂的“未保法”明確規定了防治校園欺凌的有關條款,體現了國家努力預防校園欺凌、解決這一亂象的信心。市教委總督學平輝表示,下一步將專項推進校園欺凌綜合治理,構建融師資培訓、工作指導、事件處置于一體的預防中小學生欺凌長效機制。
根據新修訂的“未保法”相關規定,上海從今天起試行開通“未成年人保護熱線”,由“12345市民熱線”統一對外。從政策法規咨詢、投訴舉報到未成年人救助保護,都可撥打這一熱線,相關部門將及時受理、妥善處置。
據了解,“未成年人保護熱線”一口受理的背后,離不開一個關鍵協調機制——“市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今年2月,上海明確由該機構協調全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在該機構協調下,“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常見事項受理辦理協作清單和基礎知識庫”制定完成。
[責任編輯:l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