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我省《關于全面落實“標準地”改革的通知》精神,助力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濟南起步區依托綠色建設國際產業園,全面推行“標準地”方式出讓,在探索設立指標、規范流程等方面已初步取得一定成果。
在起步區太平街道廟廊片區,京滬高速與東呂高速交會處,規劃面積約8平方公里的濟南綠色建設國際產業園呼之欲出。這是省政府為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而確定的“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之一。按照綠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理念,由濟南先行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建設主體,擬打造全國“標準地”改革先進示范園區。
為全面推行“標準地”出讓改革工作,起步區于去年12月成立了“標準地”供地改革工作專班。自然資源和規劃處結合產業定位,編制了“標準地”工作方案,制作了綠色建筑產業園產業組團空間布局圖,進一步優化了園區各功能區域綜合布局。參考先進地市經驗,結合起步區發展規劃及實際情況,出臺了綠色建設國際產業園“標準地”控制性指標(試行),針對部分行業建立了包括規劃容積率、固定資產投資強度、畝均稅收、單位能耗增加值、單位排放增加值、經費支出與主營業務收入比(R&D)等全套指標體系。此外,完成了從“凈地”整備、區域評估、供地改革、綜合驗收、信用評價等一系列工作,打造了一體化、全方位的項目落地服務體系。
截至目前,園區內20條市政道路及河道綠化約1238畝已取得批復。總投資57億元的園區市政道路與管網、科技孵化與生產服務中心等項目已開工;標準廠房項目300畝落地建設,其中,8棟標準廠房10萬平方米已經完成綜合驗收,2棟標準廠房5萬平方米正在內外裝施工。包括世界500強江森自控在內的企業已注冊進入,并有山東歐適能新能源、山東美燃氫動力、山東方垠特種設備等多家企業已簽約,預計可實現年稅收近億元。零碳智慧創新運營中心、零碳未來生活社區、智能檢測產業園等一系列項目實現集中開工。
為進一步推進“標準地”供地工作在起步區全域內開展,將出臺本地規范性文件,加強供后監管工作。探索推廣“事前承諾+事后監管”的模式,簡化審批流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管體制,做好土地要素保障工作,為優化營商環境奠定堅實基礎。根據具體需要,逐步完善各行業“標準地”全套指標體系,服務后期進駐企業。
[責任編輯:linlin]
濟南起步區推行“標準地”方式出讓打造招商新高地 逐步完善指標
山東濟南20條政策“真金白銀”優化營商環境 促進企業加快轉型升級
山東聯合印發落實完善節水激勵政策若干措施 推行合同節水管理
福州晉安推進違建拆除凈化環境秩序 共同提升城市品質
福建連城稅務大力推進繳費“適老化”服務 打造繳費不出村服務
黑龍江正式出臺“十四五”防震減災規劃 確定防震減災主要目標
黑龍江啟動新一輪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督查 增強督查針對性
遼寧鐵嶺全面開展秸稈禁燒督導檢查工作 做好秸稈綜合利用
遼寧鐵嶺今年謀劃數字項目53個 建成交付5G基站1373個
遼寧大連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金額達10.34億 創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
海南發布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查處銜接工作規定 根治拖欠農民工
博鰲樂城大力引進資源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 提供醫藥優質服務